
2025-04-28 21:34 点击次数:196
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扁鹊见蔡桓公,立有间,扁鹊曰:‘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将恐深。’桓侯曰:‘寡人无疾。’扁鹊出,桓侯曰:‘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。’”神医扁鹊见到蔡桓公,站了一会儿,对蔡桓公说:“你有病,现在还在皮肤里,如果不治的话,恐怕会严重起来。”桓公说:“我没有病。”扁鹊出来以后,桓公说:“医生都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,然后就以为自己能治病。”
这是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的情景。十天后,扁鹊第二次见到蔡桓公,说他的病已经到肌肉里边了,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。又过了十天,扁鹊第三次见到蔡桓公,说他的病已经到肠胃里边了,蔡桓公听了更不高兴了。又过了十天,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,但他什么也没有说,转身就走了。桓公觉得奇怪,就派人问扁鹊是怎么回事,扁鹊说:“病在皮肤里,用热水敷几回就好了;病在肌肉里,针灸几次就好了;病在肠胃里,吃几副汤药就好了;病到骨髓里,他的命已经归司命神管了,已经没办法了。”五天以后,蔡桓公全身疼痛,让人去找扁鹊时,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。不久,蔡桓公就死了。
蔡桓公刚得病的时候,自己可能还感觉不到。神医扁鹊说他有病了,他却不承认自己有病。不承认自己有病,也就不会让扁鹊给他治病。结果小病拖成中病,中病拖成大病,大病终于要了他的命。后人即以“讳疾忌医”为典,比喻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,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。清人王永彬《围炉夜话》第一三八则:“偶缘为善受累,遂无意为善,是因噎废食也;明识有过当规,却讳言有过,是讳疾忌医也。”
人非圣贤网上配资平台开户,孰能无过;过而能改,善莫大矣。对待自己的错误,要像对待自己的疾病一样:自己知道了,就不应该掩饰;别人指出来,就应该虚心接受。而且,知道了,接受了,还应该幡然悔过,痛改前非。“一个人难免要犯个错误,犯了错误,改了,仍然是个好同志。”
发布于:北京市Powered by 股票正规配资公司_在线股票配资_配资实盘炒股开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